以下是光敏材料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
光致变色材料
据2025年2月14日SciTechDaily报道,一个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创新的量子经典计算方法来设计光致变色材料,发表在《智能计算》上。他们结合量子化学、机器学习和量子计算,筛选4096种二芳烯衍生物,确定五种具大最大吸光度波长和高振荡器强度的候选物,为光药理学的光控药物递送等应用提供了可能。
近红外光敏剂
2025年1月20日,南方科技大学田雷蕾团队在《德国应用化学》发表成果。他们研究发现与封闭壳2AM - CS相比,具有扩展π共轭的4AM - OS有开放壳自由基特征,可增强I型光动力活性,解决了近红外光敏剂因光能量有限在光动力疗法中疗效低的挑战。
单组分有机光敏剂
2025年1月25日,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黄少荣博士团队在Materials & Design期刊发表论文。他们制备的JNC纳米颗粒具有荧光成像、非氧依赖型Ⅰ光动力治疗和高效光热疗法功能,可诱导肿瘤细胞线粒体凋亡和焦亡,还能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为肿瘤光动力/光热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单组分有机光敏剂。
柔性叠层太阳电池用光敏材料
2025年2月,西湖大学王锐团队在柔性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将不同禁带宽度的半导体材料以叠层结构组合,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理论极限效率可达40%以上,且具有柔性轻薄、可弯曲折叠、弱光性能好等优势,在建筑、交通、航天、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上一篇:氟化硼在工业中有哪些应用?
下一篇:金属镓的应用领域